救世主、扫把星和隔壁班效应

敲标题时犯了今年第一个错,就是把年份写成了2017。

没错,已经是2018年了,把去年的状态丢在一边吧!

——什么的,显然准备还不够充分。

不过谁叫我心态比较好,调整节奏什么的慢慢来,小事一桩嘛。


前言

这几天不是特别忙,其实还是比较怠惰没什么事干,就是跑跑小程序看看文献,闲了就刷推,读技术文档,读一些文集,看动画,睡觉。回过神来四天就溜走了,元旦一个人最早到实验室然后空守一天的微小成就感也被毁得荡然无存。

期间又想起了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这件事我是在高中后期时发现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工作环境的迁移,我的疑虑越来越重。

这个问题就是: 为什么所处的每个群体都不怎么积极?

首先来解释这个问题。 自然就是我本人; 群体是指一段时间内连续而高频度与我发生直接联系的人和我组成的集合,具体来说可以以班级、实验室、社团为例,也可以把临时性的小型组合算在内; 积极是一种主观而模糊的判断,代表这个群体内的个体有凝聚力,对群体利益足够重视,能够在群体中多展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一个闪耀的领路人,等等等等……

我知道对于我这种主观而模糊的问题,不去寻求科学的心理指导和社会学理论知识,只在自己心里做分析,纯属没事找事庸人自扰。但是在缺乏研究途径和足够代表性样本的情况下,用自身经验和逻辑推理来解答,也不妨是属于自己的乐事。最近我就在个人经历的基础之上总结了三种不同的模式,也许会有人对此有所同感。

问题详情

我逐渐意识到:我很少崇拜自己所在的集体。对个人的憧憬相对来说更多,而且也不常发生。我自己并不是什么顶尖的人,性格也并非狂妄自大不可一世,而且单凭学术水平和努力程度,我简直是难望各位同学与同事的项背。然而即使我身边出现了一些了不起的角色,他们的过人之处也集中在学习、才华等个人努力或者天赋层面。相对地从集体上看,大家都比较平衡而中立,彼此也很友善,而一到需要集合群体力量的事件时,要找到一个统领全局的人就不怎么顺利。可以说我所处过的每个团体的绝大部分成员都是“沉默的好人”,基本很少有大规模的利益纠葛和领域斗争,也没有特别主动地去化解团队运行不顺利的人物出现。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会反驳了:你这样想,难道是想驳斥个人主义,提倡没有回报的集体主义,有没有搞错?本来个人利益就很有限,担当起集体责任的成本太高了。

的确如此,我也是这么质问自己的。我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别人去做到?在强调个人自由与个人权利的今天来要求某人负起引领集体的责任,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如果真的对集体不管不顾的话,以上问题完全可化为浮云。

但是我做不到。

为什么所有人都想不到公共区域的事务处理?为什么讨论的时候长时间一言不发,也没有人打破沉默?为什么接近平衡的游戏里团战还是容易输?为什么集体行动的时候难以做决定?怕麻烦吗?怕一个人做过头了被排斥吗?那么,为什么别的团队组成都是同样的人,他们就会有更高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呢?

救世主假设

假设我本人总会成为团队的大核心。这个想法相当狂妄,因为集体中的其他成员不会比你菜,凭什么他们没有你的这种领头羊素质?而且如何确保你每到一个新环境都保持顶尖,并且获得他人的信任?但是在相当多次的经历中,这种假设一再应验。

  • 数次小组讨论我主动承担组长并且分配任务使讨论能顺利展开并有好结果。在决定组长之前大家只是你看我我看你。该现象主要发生在大学及大学以后。

    (以上情况的反例:终于有一次,我绕了个大弯主动去加了某个组,在那里经过一番扭捏终于有人在我之前主动承担起组长义务,她是我多年的同学与好友。)

  • 实验室组会的日程组织是我来做的,而组会上要是我不发声的话,大约80%的情况下是一片沉寂。

  • 大部分时间有一些公共的琐事,要是不做的话就会让整个集体难受,但是在我提出要做之前,我很少发现其他成员有在做或者想做的念头。具体的我也记得不清,也不好意思拿出来说。整个集体的顺畅运行需要全员的努力,把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像个什么样哟。

总结:这是最不可能但是最奇妙的想法,对于不自信的人来说,这种心态可能有助于他发挥出自己都没发现的才能。我还有自知之明,但是也喜欢用这种思维模式鼓励自己,进而在集体较为沉寂的时候推它一把。

扫把星假设

一定是我做的不好或者性格太差导致整个集体死气沉沉。这就是另一个极端了,简直是妄自菲薄。我明白自己的性格不算好,害羞又比较自我,可以说我在此文开始批判的几种特质在自己身上也能找到。这种假设倒也是能用对应的例子来解释。

  • 有个近似于社团的组织(其实是网络协会),有悠久的传统和强大的影响力,然而在我加入的几年间就滑入了萎缩的窘境。是不是因为我不够努力造成的?
  • 新进的寝室和新建的线上交流群,容易变得沉默。其实我非常擅长配合他人谈话,但是主动开口找话题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是因为我选择不做,所以别的成员也变得不想开口了吗?

总结:由于上述例子找不到合理的客观因素来解释,我只能将其归因于自身,我是搞黄集体气氛的扫把星。然而这种想法是自卑和自大的矛盾复合物,因为我本来没有必要承担起全部责任的,因为我没有这样的能力。集体的衰退是社会的潮流,不是我一个人能左右的。

隔壁班效应

一个类似于“邻家小孩”的心理效应,我用最具代表性的班集体来命名之。这种效应的作用就是让我总是羡慕与我集体对等的其他集体,就像你们的家长会用别人的孩子当参照来教训你(我是没经历过,相信你们中的很多人也没有)。从小学起我就能意识到自己所在班级与别的集体的差距。小学的三个班,我们除了运动能力因为某些人比较突出而略胜一筹,在其他领域的竞争力并不强。初中的时候班级就是一盘散沙,也没那么积极参与体育竞赛了,也仅有学习成绩在我和其他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的掌控下,还能拿到年级领先的地位。高中的尖子班级非常优秀,不过运动方面就比较一般了,而且谈到领衔年级的风云人物,总是出现在隔壁同水平的班级中,我们就相对比较低调。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里中庸指的就是我所在的集体,而狂狷之人总是在隔壁班。孔子是奉行中庸的,他也肯定了狂狷的优点。而我憧憬狂狷者,内心是反对中庸的。

(当然也存在反例,高中毕业之后,大学人的品质反而参差不齐,到了现阶段,全院已经没有几个实验室能和我们匹敌了,是公认的各方面优秀。尽管我个人觉得这个集体还有不少瑕疵,就是大家都很闷很中庸。)

总结: 重新回顾了一下我对自家集体的这种心态,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错觉。山外有山,集体也是一样,不可能永远被全方位碾压,也不可能一直是最强的。每个集体的元素与能量都应该是个相似的值,那么他们能发挥出的水平也应该是差不多的,而且每个集体各有各的亮点,并不冲突,之所以觉得别家的好,只是对于自己的过度批判。因为更熟悉所以习以为常,而容易被外界的因素所刺激,感觉别人家的更好。这可能是一种自我安慰,也像是最符合逻辑的解释。

越往前走就越觉得与集体的相处是一种两难。只有做好自己,考虑自身的进步,追求自身的利益,才有机会让集体更好起来,似乎是符合当今社会潮流的最优选择。我只有不断自勉并努力。